

项目介绍
专注于植物提取技术

白桦茸固态培养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
2022年4月24日,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公司完成的“白桦茸固态培养技术研究”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。
白桦茸,学名桦褐孔菌,又名斜生纤孔菌、白桦菌、桦树茸、西伯利亚灵芝等,属担子菌门、伞菌纲、锈革孔菌目、锈革孔菌科,主要寄生于白桦、银桦、榆树、赤杨等树的活立木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。其主要分布于北纬45°-50°的地区,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、波兰、日本北海道、我国的黑龙江、吉林长白山等地。白桦树中的白桦茸菌丝在-40℃也不会冻死,是极耐寒的真菌种类。
白桦茸生长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使其野生资源极为稀少,且只有在活的桦树上生长10-15年的菌核才有使用价值。有报道称它在几十年内将会灭绝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白桦茸濒危系数为0.4655,处于濒危等级,优先保护系数为0.6593,属于一级保护等级。近年来,商业开采逐渐增多,白桦茸面临严重的物种威胁。因此,研究白桦茸的人工培养技术对该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有重要意义,也有助于深层了解白桦茸的生长特性,进而拓宽其在食品、医疗、化妆品等领域的可持续应用。
我公司该项目针对白桦茸面临的自然状态下生长周期长、野生资源稀少等问题,采用固态培养技术对白桦茸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,创新了白桦茸菌丝体的培养方式,该项目技术创新突出,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具有产业推广潜力。
运奕道官方网站 运奕道官方微信 运奕道官方微博 运奕道官方公众号